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储备抗旱水源,保障城乡居民和作物时令灌溉用水。
希望武汉大学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河南汇聚,在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河南深化交流合作,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为河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楼阳生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要苦练内功,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增强市场预判、调适市场心态,不断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之基。高云龙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广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郑州,共商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之策、共享中原大地阔步前行之机,以实际行动把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26日,以携手奋进新征程,助力中原更出彩为主题,2023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广大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立场,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勇于开拓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之路。各级工商联和商会组织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河南人民携手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部分企业家代表作主旨发言。(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冯芸 马涛 张笑闻)。华安县旧名华崶,北拥戴云山,西倚博平岭,九龙江纵贯县内107公里,高山峻秀。
抱鼓石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底层大厅门口一对青色抱鼓石,勒出如意锁、四龙戏珠等吉祥物,底部石础刻出神犬、青蛙等浮雕,凸显祈禳富贵幸福、子孙繁衍的寓意。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所谓二宜,即隐喻宜山宜水、宜家宜室之意。二宜楼作为封闭型家庭聚居空间形态,有其与众不同的大封闭环境与小封闭环境,影响着它的选址与总体设计布局。楼内人家腾出房间,热情接待,楼门旋即紧闭,严密防卫,固若金汤。
土楼内祠堂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继由六个儿子承志续建,方才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竣工。单元内阳台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取材宏大而又雕刻精美的梁柱斗拱,生动逼真的华丽彩绘,对仗工整、意境清新的楹联,表现了土楼主人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仙都镇,在华崶之东,群山环抱,溪涧纵横,海拔高程330米,年平均气温21℃,四季如春,雨量充沛,物产丰盈,风光旖旎。实际上就是生态平衡良好,自然是有利于人居住的风水宝地。危急时可撬起盖在暗沟上的长条石板,人从此处逃出。传声洞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二宜楼每个单元的底层环墙都设有一个传声洞。
大门与南北边门都设双重硬木门板,外封铁皮内顶门闩,上设泻水漏斗,以防火攻。二宜楼古雕刻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更为特别的是,二宜楼内第3、6、10三个单元阁楼内,彩绘壁画体现出浓郁的西洋风格。在华安,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土楼之王二宜楼的建造,正是淋漓尽致体现了这种艺术与科学的智慧。二宜楼肇基祖蒋士熊系蒋氏第十四世孙(1677—1743年),为人刚直勤奋,早年榜列太学生,以建大圆土楼为终生志愿。
而这些遗存的彩绘壁画,正是二宜楼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声可入,而箭不能进据大地村蒋氏族谱记载,始祖蒋景容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因避倭祸,由海澄县鹅养山迁到大地村肇基。
二宜楼由四层的外环楼和单层的内环屋组成,共分52个开间,除门洞和祖堂外,均匀地分12单元。华安二宜楼外景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同时,此地夏季多吹东南风,而坐东朝西,难免闷热,为消暑去湿,于是增开挹薰拱辰两个南北边门作为弥补。
二宜楼的西洋钟壁画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据介绍,民国初年,二宜楼的蒋氏祖先曾漂洋过海,到印尼、马来西亚一带经商,他们将土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文化传播出去,又带回这些外国文化。民国初年的华安境内,阴霾密布,土匪横行。因山势走向,二宜楼正门朝西,这样视野开阔,有利于防卫也有助于防风御寒。楼前平坦开阔,风光秀丽。待到风平浪静,土匪撤走,逃难者才离楼回家,故二宜楼有防匪堡垒之誉。土楼内院 华安融媒体中心供图二宜楼的装饰也十分有看点。
年轻时买下楼基这一大片土地,便着手改溪道近五百米,平山整地,搬走一座小山头,到晚年积巨资百万,鸠工建楼,惜乎工程初见规模,不幸身先去世。这里山岭烟雾腾绕、草木葱茏,清泉甘洌,土腻石润,被古代堪舆家称之为生气行于地主象根基浑厚而绵长。
背倚高山,意味着护卫,显然有助于防风御寒。本村族人,警惕匪情,一旦侦知匪徒将至,立即扶老携幼、牵牛载物进住楼内。
当年徐霞客路过华安,亦惊叹其关山险阻,风景奇绝。而二宜楼的选址和总体设计,正是遵循着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一切力图同周边地理环境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
对楼外人说来,这些共享空间已初具家族的私密性,而各单元又使家庭的私密性得到了加强。二宜楼文化内涵丰富,楼内共存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 幅,木雕349件,楹联163 副,在福建众多土楼中是独有的,在中国古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珍品。例如,砌石为基,夯土为墙,底层墙厚2.5米,厚度居福建土楼之冠。二宜楼背靠杯石山,面临小溪流。
不仅墙上张贴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外国的报纸,单元阁楼内还画有西洋彩绘和18面洋钟。当楼内人深夜晚归而楼门已紧闭时,可喊自家人来开门。
单体面积最大,土楼之王二宜楼是世遗土楼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土楼,位于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这种临场即时性,靠的是匠师的经验承继积累与艺术和科学的智慧。
外环墙往上逐层收分,至三层顶部一分为二,墙体的一半约一米宽作为贯通全楼的隐通廊,每家设在板壁上的后门均与此相通,防御时可协同作战。在二至四楼的楼板上,还开设了上下对齐的方形小口,掀开方形小口的活动楼板便成了垂直吊井,可提食物、弹药直接上楼,节省上下楼梯时间。
精美壁画,见证中西交流二宜楼的建筑平面,在福建圆土楼中别树一帜。有专家大胆推测:这些时钟彩绘很可能是当时世界各地的时差表。流水在传统观念里意味着财源滚滚,实则是有利于污水的排放。它以年代之久远、体量之庞大、设计之合理、保存之完好,独占福建土楼之鳌头,有着土楼之王神州第一楼等美誉,也是福建土楼中最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
二宜楼的建造前后历时30年,工程浩大。这个传声洞为之字形,在建楼砌石基时就预先设置好,这样声音可以传入而箭镞却射不进去,且洞口细如裂隙,也不易被外人发现。
造一座楼,需要图纸吗?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肯定需要但问及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你将得到一个相反的答案——土楼造型模式乃千百年相传之定式,建造时由泥木匠师与主家商定而成,并无图纸。据建筑部门测量,其占地就达十亩,建筑面积有33082平方米,房间215间,可见石料3900立方米,土方12000立方米,木材930立方米,黑瓦约40万片。
此外,楼内靠北还设有暗道,平日是下水道。这种私密性层次的变化,生活秩序的合理安排,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不同需求。